胡文颖
近日,从《中国中医药报》上欣闻甘肃在全国率先在疾控机构设立中医科,深受鼓舞。甘肃此举标志着,中医在“名正言顺”地参与公共卫生服务方面,迈出了意义深远的一步。
在阻击“非典”、“手足口病”和甲型H1N1流感等历次重大疫情的防控工作中,中医药发挥的重要作用有目共睹。但是长期以来,各级疾控机构中缺乏中医药部门和相应专职人员,使得中医药一边在公共卫生服务中发挥巨大作用,另一边却不得不面对“从属”、“辅助”的尴尬地位,甚至不乏个别地方仍将中医药排斥在公共卫生服务之外,其结果既不利于中医药发挥“简便验廉”优势以提升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和能力,也不利于贯彻落实医改要求中西医并重和充分发挥中医药作用的精神,以及中医药事业的长远发展。
中医药参与公共卫生服务,不仅需要政策支持、有关部门和领导重视,更需要落实到行动上。从这个意义上说,甘肃从管理体制上为中医药参与公共卫生服务正“名”的举措尤为可贵。名正则言顺。但这还不够,还要有其实。
因此,希望甘肃方面在核编、定人、定机构之后,加强效能建设,强化服务能力,明确绩效考核,完善配套措施,以实绩取信于民,使中医药参与公共卫生服务“名正言顺”之后,做到“名实相符”。
(作者单位:湖北省襄樊市中医医院)
甘肃在疾控机构设立中医科,为中医药参与公共卫生服务正“名”。名正则言顺,其事可嘉。但还不够,还要有其实,以实绩取信于民,做到名实相符。